苏州教育 ENGLISH 教师工作台 办公系统  
 
  国际交流
  校际交流
  外教管理
  中国范仲淹教育思想研究会
    范仲淹教育思想研究联盟
  实践探究
    思想研究
 
首页 > 友好交流 > 中国范仲淹教育思想研究会 > 实践探究  
仰先贤先忧后乐,知因变报国育才
2024-3-29   发表人:胡加龙   编辑:管理员
 

仰先贤先忧后乐,知因变报国育才

——学习范仲淹的教育实践有感

 

胡加龙[1]

 

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比较开明、文化尤其发达的朝代。处在北宋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,以范仲淹为代表的一批政治家,高瞻远瞩,身体力行,积极推动政治改革、教育改革,兴办官学,培植英才,为北宋的振兴做出了举世公认的突出贡献。学习范仲淹的教育实践与人生追求,体悟其对传统教育思想与理论既继承又创造、因变灵活的实践智慧,传承其“先忧后乐”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,对于在新时代推进人民教育事业,实现教育的多方面的社会功能,复兴中华,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
(一)范仲淹教育实践的简单回顾

在教育上,范仲淹首先是一位实践家。1015年(大中祥符八年)27岁,任广德军司理参军,初涉官场,他就修建校舍,延请教师,兴办州学。1049-1050年(皇祐元年、二年)61-62岁,徙知杭州,不顾身患重疾,仍上表请求扩建杭州州学。可以说,范仲淹的教育实践贯穿了一生中为国效命的各个时段。1040年(康定元年),范仲淹知延州(治所在今陕西西安),身处与西夏斗争的前线,戎马倥偬之际,他没有放下教育,而是坚持建起了嘉岭书院。至于1043-1044年(庆历三年、四年),出任参知政事,主持庆历新政,范仲淹更是掀起了席卷全国的兴学运动。重视教育,兴办教育,是范仲淹一生念兹在兹的永恒主题。

为什么要重视教育、兴办教育?范仲淹说:“夫善国者,莫先育材;育材之方,莫先劝学;劝学之要,莫尚宗经。宗经则道大,道大则才大,才大则功大。盖圣人法度之言存乎《书》,安危之几存乎《易》,得失之鉴存乎《诗》,是非之辨存乎《春秋》,天下之制存乎《礼》,万物之情存乎《乐》。故俊哲之人,入乎六经,则能服法度之言,察安危之几,陈得失之鉴,析是非之辨,明天下之制,尽万物之情。使斯人之徒辅成王道,复何求哉?” 他把兴办教育,培育人才,看成是治国理政的优先事项、重要事务。“宗经”,就是注重儒家经典的学习、研修,把儒家经典看作具有最高价值的教育内容;为学的根本在于“六经”,“六经”是一切法度、礼制、道德、训育、智慧之源泉。教育的落脚点,在于培育英才——胸怀大道、能够担负治国理政大任的精英人才,这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教育任务。重教、兴教,是为了培育英才。范仲淹从治国理政的高度,看待人才问题,看待教育问题,可谓站位高远,重点突出,切中关键。

对于重教、兴教的重要性,范仲淹在回溯历史经验教训、寻求破解现实困境的过程中的体认非常深刻。范仲淹发现,夏商周“三代盛王致治天下,必先崇学校,立师资,聚群材,陈正道。使其服礼乐之风,乐名教之地,精治人之术,蕴致君之方”,开明盛世的出现正是兴学育才结出的硕果;而五代以来“文庠不振,师道久缺;为学者不根乎经籍,从政者罕议乎教化”,忽视教育,抛弃儒家经典,轻视教化,因而人心不古,政治混乱,世风颓败,这个历史教训相当沉重。范仲淹痛感,大宋开国之初,注重科举,而忽视教育;文化教育事业的荒废,导致官员队伍素质的低劣;而冗官滥吏,昏庸无耻,已经催生农民起义和兵变不断发生的恶果,大宋江山前途堪忧!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,于是积极提倡兴办教育。在主政朝廷、推进改革之际,范仲淹更是力推改革科举、振兴官学,由此官学开始摆脱对科举的附庸地位,强化了学校的育人功能,扩大了学校教育的规模,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。这些举措,都有助于拯救时弊,给北宋王朝固根基,续命脉。

如何举办教育?循着古人开辟的道路,范仲淹却从不僵化泥古。范仲淹十分注意因时而化、与时俱进。他以儒家经典教育为立德树人的基本依托,在推行政治教化的同时,又积极提倡军事教育、医学教育,以培育政治、军事、医学等多方面的英才,满足抵御边患、巩固国防并增进官、军乃至平民的福祉的现实需要,自觉地适应当时社会政治、经济诸方面的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,并对熙宁以后各种专科学校的发展起了铺垫和促进的作用。范仲淹主持了庆历兴学,之后才有了王安石主持的熙宁、元丰兴学,再后才有了蔡京主持的崇宁兴学,北宋王朝终于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,发展起了各级各类教育事业,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范仲淹精通对传统教育的因变(即继承创新)取舍之道,从而完成了对北宋教育的开创性工作,居功至伟。

重视教育,历史上不乏先例。不过,像范仲淹这样,以一介布衣之微跻身官场,无论职务如何变化,无论地位如何起伏,无论得意于朝堂还是落魄于江湖,始终如一地呼吁重视教育,始终如一地兴办教育,却是前无古人。兴办官学,报效国家;又兴办义学,教养子弟。于国于家,各有贡献,且遗泽久远,历史上罕有其匹。

重视师资,历史上也不乏先例。不过,像范仲淹这样,不只物色、延揽大儒名师主持教育工作,不只引领、扶助大儒名师健康成长,还能关注教法,推广大儒胡瑗创造的“苏湖教法”,甚至还亲登讲台、沉浸课堂,这些也堪称前无古人。

也许,在教育理论上,范仲淹没有留下太多具有独创性的论述,但是,范仲淹却洞悉治国兴教的因变之理,以前无古人的实践壮举昭示着我们,去思考其中富于智慧哲理、富于生命活力的精髓。

(二)范仲淹教育实践的启示

在简要回顾了范仲淹的教育实践之后,再来谈几点体会。

纵向上与前代人物相比,横向上与同时代人物相比,钟情教育的范仲淹为什么显得那么“能”?

范仲淹“能”自何来?

范仲淹自幼丧父,孤儿寡母难以立足,母亲只得携其改嫁朱门,委曲求生。在母亲教育下,少年范仲淹养成穷不失志的品格,富有吃苦耐劳的精神。后来,范仲淹偶然得知自己的身世,毅然离家求学,发愤苦读,立志恢复范姓,赓续家族的荣光。物质生活上的贫寒,人生际遇上的转折,使他的心志屡受砥砺,使他的筋骨饱经磨练。在艰难困苦中他参透了人生的真谛,增长了深厚的学养与非凡的才干。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学校。“生于忧患”,范仲淹的成长历史,印证了儒家大师孟子关于英才成长的著名论断。

范仲淹“能”自何来?

从青年时代开始,在儒家兼济天下思想的濡染下,范仲淹树立了“以天下为己任”的远大理想。在崇高理想的指引之下,范仲淹的主观能动性出来了,独立思考、实事求是的精神发扬了,处穷求变的锐气、因时而化的智慧、与时俱进的勇气,不断地激发出来了。

范仲淹的教育实践,还留给我们哪些思考?

比如传统的教育思想与理论的因与变。范仲淹继承、运用传统的教育思想与理论,来有效地解决北宋当下的教育问题,是不是证明了传统的教育思想与理论的顽强生命力?以非凡的智慧,使传统的教育思想与理论获得当代活力、实现当代价值,是否也是一种富有意义的创新?理论本身的创新,虽然自有其价值,但是,理论真正的生命力应该源于实践、回馈于实践。学习好、继承好、发扬好传统的教育思想与理论,最终应该面向现实,植根于现实广袤的大地。西方哲人说过:“理论是灰色的,而生活之树常青。”事实证明,传统的教育思想与理论,一旦植入现实生活的沃土,是完全可以老树伸展新枝,增添喜人春色的。

比如英才教育。“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”,是先贤孟子的人生三大快乐之一。范仲淹兴办学校,也希望得英才而教育之。得英才而教育之,更是当今教育界不少同仁难以割舍的一个心结。传统的英才教育思想要不要变一变呢?

试看,当代教育领域的种种“卷象”,比如每年招生为“掐尖”抢生源,比如中考、高考为“拔尖”搞题海,苦心孤诣,消耗大量的时间、资源,是不是这个英才教育的心结在作祟呢?

同仁们可能忽视了孟子老先生的另一个睿智的论断:“此一时也,彼一时也。”你看,时代变了,我们的思想行为要不要顺应时代之变而变呢?面对新的时代之问、新的时代之困,我们要不要有应答的思考、解困的作为呢?试想,封建皇权时代,需要精英阶层支持、维护皇权的运行,于是英才教育思想应运而生;而在当代中国,人民当家作主了,当下我们要实现事关全体中国人民尊严与福祉的“中国梦”,仅仅培养少数英才、仅仅依靠少数英才能行吗?当你把目光聚焦在少数英才身上的时候,对于绝大部分普通学子来说,还有什么公平可言呢?现代社会,对人才的需求本来是多种多样的。一只手掌,五根指头长短各异,抓、举、捏、摸、点、夹……种种操作,协调自如。如果你非要把五根指头弄成一样的长短,其结果会怎么样呢?如果你非要认定那根大拇指才是英才,于是只重视那一只大拇指的成长,到末了,这样的一只手还能做到抓、举、捏、摸、点、夹……种种操作都协调自如吗?

退一步讲,就算需要培养英才,你依靠“题海战术”,真的能够培养出英才吗?有一位在生物化学领域深耕三十年的曹教授,已经带过六届研究生。他招收研究生,只对本科阶段似乎并不“杰出”的学生感兴趣。他说:“我需要的是拥有发散性思维的年轻人,我希望我的接班人是那种生活随性、思维跳脱、稍带任性的人。也就是说,他本科的成绩中当然要有很多的A。可是偶尔有两个C,我们才会感兴趣。” 5曹教授青睐的这类学生,能够用“题海战术”培养出来吗?能够用“一二一,齐步走”的僵化课堂培养出来吗?如果是那样做,其结果恐怕恰恰会适得其反吧。

比如言传身教。言传与身教,相比之下,言传易行,身教难能。范仲淹为师,“为促使学子们敦品力学,不独重言教,尤重身教;甚至不独日间与诸生共修习,夜间亦与诸生同作息;更且时予监督、严予考核”。6苏州府学初创,范仲淹礼聘胡瑗主持教务,胡瑗“立学规良密,生徒数百,多不率教,仲淹患之。纯祐尚未冠,辄白入学,齿诸生之末,尽行其规,诸生随之,遂不敢犯。自是苏学为诸郡倡。”7为了扭转新生们大多不知谨守学规的混乱局面,范仲淹毅然送长子纯祐入学,以作示范;纯祐在学生群体里年龄最小,却能遵行父亲教诲,严格执行学规,努力向学,由此带动了优良学风的形成,苏州府学也一跃成为办学的标杆,引领北宋府学教育走上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之路。而范仲淹以自身、自家子弟率先垂范,靠的是能严于自律的底气,靠的是大公无私的坦荡胸怀。在此,本人想起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就读高中时的恩师洪远富校长,当时,学校条件简陋,师资力量不足,学校依据新生入学成绩分出快、中、慢三个层次不同的班级,推行分层教学,洪校长作为一把手领导,居然把亲生女儿放到学业水平垫底的慢班;而为了让离校较远的学习苗子能就近读书,洪校长跑遍学校周边一二里的人家,物色可以借宿的地方,结果,我和丁同学就先后住过两户农家。快班后来出了不少大学生,而慢班的学生只能回家继承务农的祖业。在当代中国,像洪老校长这样出以公心、以身作则、率先垂范的例子,可以说是不胜枚举;他们对国家的教育事业、对国家走向富强文明所作出的贡献,殊为贵重。自古及今,热爱教育、奉献教育的前贤先辈们,他们襟怀博大,高风亮节,总是让人感佩,令人追怀,催人奋发。

今天,我们重温范仲淹的教育实践,就是为着中华文化能够薪火相传,为着在新时代弘扬教育家精神,自觉推进人民教育的伟大事业。

孙中山先生说过,一个人要努力去做大事,而不是做大官。这句话活像是给范仲淹的写真。范仲淹初一生都在努力做大事。例如,初为海陵西溪盐官,范仲淹人微言轻,可是他却因盐务而思及海防工程,倡修海防大堤;海堤修成,结果民安业兴,地方稳定发展,海陵百姓感恩戴德。

“做大事”,是理想与事业的导向;“做大官”是名与利的导向:二者的格局和品位不可同日而语。真正伟大的事业,必定关系着亿万人的福祉,也离不开亿万人为之齐心协力,不懈奋斗,不登临成功的绝顶决不罢休。自然,一个人际遇有所不同,力量大小各异,你可能做不了伟大事业的引领者、擘画者、领导者,但是,谁能妨碍你去做伟大事业的拥护者、襄助者、促进者,尽一份心,出一份力?

身处新时代,真正伟大的事业是什么?是实现中华民族延续了百年之久的中国梦。作为教育工作者,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,实现科教兴国的既定国策,就是我们最切身的伟大事业。因此,唤醒我们的主人翁意识,树立我们高度的自豪感,激发我们潜藏的创造力,确保这个伟大事业能够顺利推进,蓬勃发展,不断收获喜人的新成果。这是一件前无古人的宏大事业,我们一定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,收获不凡的荣耀。

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。”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给我们以豁达与自信。功兴之日,我用之日;功成之时,我成之时。身逢新时代,每一位怀着爱国心、事业情的炎黄儿女,都有奉献的机会、奋斗的舞台,也都有神圣的使命、不可推卸的责任。

大局视野,可以拓开宽广的舞台;使命意识,必然催生牢固的担当;大我的荣耀,终将激发不竭的伟力。

 

 

[参考文献]

(1)刘经华:范仲淹对宋代教育事业的贡献附范仲淹兴学活动大事年表.范仲淹研究文集(三)

p103

(2)范仲淹:上时相议制举书.范仲淹全集(上)p208.凤凰出版社2004.1版

(3)范仲淹: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讲书状.范仲淹全集(上)p379.凤凰出版社2004.1版

(4)明前茶:偶尔有两个C.微信号“清溪舟上人”.转引自《报刊文摘》2024年3月4日第3版

(5)汤承业:论范仲淹之重师道与弘儒学. 范仲淹研究文集(三)p73

(6)脱脱等:宋史卷三一四、范仲淹传附



[1] 胡加龙,苏州市立达中学校教师。

 

< 返回 >
 
版权所有:苏州市景范中学 联系地址:苏州市人民路范庄前32号 苏ICP备10204645号-15
总访问量: 23618125 今日访问: 24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