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州教育 ENGLISH 教师工作台 办公系统  
 
  国际交流
  校际交流
  外教管理
  中国范仲淹教育思想研究会
    范仲淹教育思想研究联盟
  实践探究
    思想研究
 
首页 > 友好交流 > 中国范仲淹教育思想研究会 > 实践探究  
以“范式特质”染亮学生的人生底色
2024-3-29   发表人:张永康 金佳君   编辑:管理员
 

以“范式特质”染亮学生的人生底色

 

张永康  金佳君[1]

 

摘  要: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、敢于担当的志士风采、崇尚道义的立身品德、严以律己的行事风格以及锐意创新的开拓精神令后人景仰,其精神更是中华名族优秀文化的重要部分。学校更名为“范仲淹实验小学”以来,我们着力于范公精神的研究,大力开发“风范”课程,促进学校内涵发展,实现以“范式特质”为教育哲学的价值追求,以“风范”文化引领学校、教师、学生的发展和成长。

关键词:范式特质;教育教学;课程;成长

 

吴中区范仲淹实验小学位于吴中区木渎镇北,美丽的天平山旁,坐落于北宋名臣范仲淹及其后代的义田、义庄、义学区域内。学校创办于1998年8月,前身是木渎第五小学,由天平小学等五所村小合并而成。学校占地面积80亩。现有教学班52个,学生2488名,其中木渎新市民占近70%。专任教师151名,其中区级及以上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28人。

办学20多年尤其是更名为“范仲淹实验小学”以来,学校始终坚持以“人文关怀,儿童立场”为办学理念,以“内涵发展,特色创新”为工作策略,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;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,全面塑造范实小教师群体形象;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,继承范仲淹千年文脉,承载千年义学传统,弘扬“先忧后乐”精神,大力开发“风范”课程,促进学校内涵发展,实现以“范式特质”为教育哲学的价值追求。学校先后获得了“江苏省平安学校”、“江苏省绿色学校”、“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”、“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小学”等荣誉称号。

一、以“范式特质”凝炼办学特色

学校以名人命名,弘扬名人文化,开发名人文化教育资源,使名人留下的沉甸甸的文化精神不断发扬光大,这既是素养时代的需要,是文化传承的需要,更是教育发展的需要。着力构建具有名人思想特质的校园文化、教师文化、课堂文化和班级文化,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,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。

范仲淹,一生立德、立言,彪炳千秋,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,其大义之风,山高水长,尤其是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、敢于担当的志士风采、崇尚道义的立身品德、严以律己的行事风格以及锐意创新的开拓精神,令后人景仰。作为以范仲淹命名且建在范仲淹千年义学这方热土上的学校,传承其“大义精神”和“范式特质”,应成为学校文化内涵的价值追求。

学校把“以范式特质染亮每位学生的人生底色”作为办学目标,努力继承范仲淹千年文脉,承载千年义学传统,弘扬“先忧后乐”精神,以“做范仲淹这样的人”为人生目标,以范式文化熏陶、滋养学生,纯化、亮化学生的人生精神底色,实现智慧的文化追求,实施烙上范式特质的优质教育。

今年,苏州市范仲淹研究会入驻我校,为我校不断汲取范仲淹文化精粹,促进学校内涵发展,提供了更多更深的契机。

2016年,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与我校正式签约挂牌合作办学。两年来,两校间开展了多领域、多渠道、多形式交流合作,加快提升了教育内涵和品质,提高了社会美誉度和群众满意度。

二、以“范式特质”优化校园环境

校园内的一草一木,一砖一瓦,都是无声却多元的教育资源。2014年,学校异地新建,便对校园布局进行了精心设计。所有建筑的色调以灰白为主,彰显苏式风韵。校园内的四楼(观胜楼、春和楼、景明楼、衔远楼)、三园(神怡园、多会园、此乐园)、一厅(与归厅)等多以《岳阳楼记》中的名句命名,给予了它们丰富的教育意义。优美的校园环境,赋予范式元素的诠释,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丰厚而隽永的物型课程资源。

三、以“范式特质”浸濡学校德育

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所在。因此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,始终把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。坚持树立“育人为本”的思想,倡导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,重视学校教育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、心理健康建设方面的主渠道、主阵地、主课堂作用。

特别是学校依托范仲淹千年文脉,引导学生学习范公忧乐精神,弘扬传统文化精髓。一场场穿越时空的课本剧《断齑画粥》表演,一阵阵范仲淹《家训百字铭》的颂读声,一次次范仲淹小故事的深情讲述,一首首范仲淹诗词的动情吟诵,一篇篇范仲淹主题征文作品的问世……都是每一位范小学子学先贤、立志向的见证。丰富多彩的颂范公、师范公的活动,使学生深刻地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,进一步增强了对千古先贤范仲淹的崇敬之情。

四、以“范式特质”促进课程开发

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就必须有什么样的课程支撑。国家课程,要面对不同的学校,面对千差万别的师资素养、学生潜能、教学资源、办学传统和发展目标。为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,学校细化课程标准,形成校本“风范”课程,将“范式特质”细化在各版块的课程目标中,实现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有机融合。同时,校本“风范”课程,突出了范仲淹“分斋”的多元智能理念,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学习空间和选择机会,通过多元课程,满足他们不同的成长需求,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力,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服务。

学校对于传统的劳技特色建设紧抓不放,多次承办吴中区级、苏州市级等劳技学科的研讨活动,同时能注重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,关注师资培养的梯队建设,努力促进我校劳技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。

学校还努力开发范仲淹文化课程,正规划和逐步形成丰富的课程文本资源、物化资源和基地资源。撰写《千年义学·百年新学》校本读物,为学校校史正本清源,挖掘千年义学校园文化,传承百年新学的创新精神,促进学校内涵发展。选编《范仲淹诗文集》,根据学生年龄特点,分年级选录诗文,编印成册,供晨诵、候课时使用。改编《范仲淹小故事》,根据不同主题与不同特点,设计活动内容与形式。建造“范式义学”模拟教室,改建“希文书屋”,完善校园“八廊”等布置,充分发挥物型资源作用。聘请课程专家深入指导开展工作,成立课程研发领导小组,建立“风范”特色课程研究室,形成社团辅导教师团队。

经过“国家课程校本化,校本课程特色化”的多年探索,我校一大批“特长生”脱颖而出,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,素养得到了提高。

如,我校篮球队连续三年力压群雄,勇夺冠军,还代表吴中区参加苏州市比赛,屡获佳绩。我校学生的书画作品、合唱、舞蹈、健美操等表演均在区校园文化艺术节中获得金银奖。

五、以“范式特质”感召教师队伍

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,是范仲淹流传千古的名句,也是范公精神的写照。“忧乐”思想,是范仲淹的品质,也是范公的特质精髓。“做范仲淹那样的人”,是每一位范仲淹实小老师的永恒追求。因此,学校始终重视教师队伍建设,以“范式特质”来影响、感召每一位教师。

1.强化师德建设。利用每一次会议,对全体教职工进行职业道德,职业纪律,职业责任的教育和培训,并将贯彻落实同师德教育、师德建设结合起来,加强工作过程中师德师风的巡查考核。每学年以不同形式开展“学范研范”师德研讨活动,引导教师自觉形成“忧乐”情怀。通过学习教育,全体教师依法执教,爱岗敬业,关心爱护学生,在平时的工作中能严格做到“三不”: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,不歧视辱骂学生,不从事有偿家教。每位教师牢记“爱对学生、礼对家长、诚对同事、严对自己”,展示了我校教师高尚的师德形象。

2.强化业务研修和名师培养。为加快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,学校拟定了合理的教师培训计划,为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教学能力,积极为教师创设学习的平台,为教师的成长发展搭桥铺路。

青年教师的培养是教育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。学校首先抓好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,引导他们把教学基本功转化为课堂教学能力,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。其次是着重提高专业技术及教学水平,通过多层面、多角度的培训学习,提高青年教师准确把握课标、正确处理教材和灵活运用教法的能力,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素质。再次是实施“青蓝工程”,建立“师徒协作”的共同体,师徒共同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及每学期具体工作计划,每学期按计划开展工作。“以老带新”,“以优带新”,“以学促新”等方式,带动了整体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。最后,学校还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教学实践锻炼的舞台,促进他们在活动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。多年来,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得到不断提高,一大批青年教师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得佳绩。

六、以“范式特质”提升教育质量

一所学校,教育质量是生命线,因此我们坚持以质立校,大力树立目标质量意识。全校教师积极探索教育的科学性,应对新课程改革,强化过程管理,提高课堂教学效率,力保教育质量呈提升态势。

1.加强校本研究,强调有效教学,立足课堂,强化质量意识,把提高课堂效率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。首先为教师构建学习平台,帮助教师确立“工作学习化、学习工作化”的意识,用“走出去,请进来”的方法,开阔教师眼界,有计划组织教师外出听课,观摩学习,同时请专家来学校指导、讲座等。其次为教师构建实践平台,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,“上一堂好课”是教师的基本素质。结合区评课选优说课上课等活动,有重点地开展校内课堂教学研究活动,通过“说课—上课—评课”的操作流程,着力打磨每一节课,提高实践课的效能,真正锤炼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学能力,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。

2.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,规范教师教学行为。科学的、规范的管理制度是提高管理效益的保证。质量管理又是一个系统工程,涉及教师、学生、家长三大要素,在教师这一因素中,除了教学水平外很重要的是教师的责任意识和工作态度。因此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,制定和出台了一些管理制度和措施,来加强和规范教学常规的管理。重点加强了以备课、上课、作业为重点的教学“六认真”工作,做好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工作,坚持月常规检查制度,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解决。

3.注重教育科研工作,以课题研究引领课堂。我校始终高扬“科研兴校”之旗,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科研氛围,把教育科研当作教师价值的体现和学校生命的延伸。我们特别注重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提高他们的教学理论水平,坚持把学习教育理论,写好摘录笔记、教学心得作为提高教科研能力的基本工作,把参与有关课题研究活动作为重要工作来抓。学校积极倡导课堂教学课题化,要求带着研究主题开展上听评课活动,保障教学的有效。科研促教活动,进一步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,调整了知识结构,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理论得到有效融合,教科研水平由此得到不断提升,切实保障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。

“教育质量是硬道理”,高质量永远是我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校将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,紧紧围绕“以范式特质染亮学生的人生底色”这一办学目标开展各项工作。站在历史、现在与未来的交汇点上,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持之以恒的工作干劲,以“风范”文化引领学校、教师、学生的发展和成长。



[1] 张永康,吴中区范仲淹实验小学书记、校长;金佳君,吴中区范仲淹实验小学教师。

 

< 返回 >
 
版权所有:苏州市景范中学 联系地址:苏州市人民路范庄前32号 苏ICP备10204645号-15
总访问量: 23616530 今日访问: 83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