范仲淹故事之——庆历新政
导言:
庆历三年(1043)初,宋廷对夏战争失利后,农民起义犹如山雨欲来。宋仁宗在改革呼声的推动下“遂欲更天下弊事”,命范仲淹等人进行变革,史称“庆历新政”。由于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,新政仅仅推行一年左右就夭折了,但我们不必以成败论英雄,范仲淹敢于改革封建官僚体制的气概,敢于限制官僚贵族特权的精神,永远值得称颂。
故事:
范仲淹在宋夏战争中立下了大功,宋仁宗觉得他的确是个人才。这时候,宋王朝因为内
政腐败,加上在跟辽朝和西夏战争中军费和赔款支出浩大,财政发生恐慌。宋仁宗就把范仲
淹从陕西调回京城,派他担任副宰相。
范仲淹一回到京城,宋仁宗马上召见,要他提出治国的方案。范仲淹知道朝廷弊病太
多,要一下子都改掉不可能,准备一步一步来。但是,禁不住宋仁宗一再催促,就提出了十
条改革措施,它的主要内容是:
一、对官史一定要定期考核,按他们的政绩好坏提拔或者降职;
二、严格限制大臣子弟靠父亲的关系得官;
三、改革科举制度;
四、慎重选择任用地方长官。
还有几条是提倡农桑,减轻劳役,加强军备,严格法令等等。
宋仁宗正在改革的兴头上,看了范仲淹的方案,立刻批准在全国推行这十条改革措施。
历史上把这次改革称为“庆历新政”(“庆历”是宋仁宗的年号)。
范仲淹为了推行新政,先跟韩琦、富弼(音bì)等大臣审查分派到各路(路是宋朝行
政区划的名称)担任监司(监察官)的人选。有一次,范仲淹在官署里审查一份监司的名
单,发现有贪赃枉法行为的人员,就提起笔来把名字勾去,准备撤换。在他旁边的富弼看了
心里不忍,就对范仲淹说:“范公呀,你这笔一勾,可害得一家子哭鼻子呢。”范仲淹严肃地说:“要不让一家子哭,那就害了一路(路是北宋政区名称)的百姓都要哭了。”富弼听了这话,心里顿时亮堂了,佩服范仲淹的见识高明。
范仲淹的新政刚一推行,就像捅了马蜂窝一样。一些皇亲国戚,权贵大臣,贪官污吏,
纷纷闹了起来,散布谣言,攻击新政。有些原来就对范仲淹不满的大臣,天天在宋仁宗面前
说坏话,说范仲淹一些人交结朋党,滥用职权。宋仁宗看到反对的人多,就动摇起来。范仲淹被逼得在京城呆不下去,就自动要求回到陕西防守边境,宋仁宗就把他打发走了。范仲淹一走,宋仁宗就下命令把新政全部废止。
1、同学们,如果你处在范公那个时代,面对着推行改革的重重阻力,你是否有一些新的想法和措施能使改革顺利推行下去呢?
2、古人云: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亡。从新政的背景、实施到失败对我们当今中国的改革有哪些启示呢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