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州教育 ENGLISH 教师工作台 办公系统  
 
  景范历史
  范学课程
    读本汇编
    实践活动
  拓展资料
  图说景范
    校园生活
    美丽校园
      特色建筑
      人文环境
      园林景观
      设施设备
 
首页 > 景范风貌 > 范学课程 > 拓展资料  
范仲淹与延安
2016-3-15   发表人:匿名   编辑:管理员
 

作者   田红堂

 

摘要:关于对范仲淹的研究,共出版著作20多部,发表论文250多篇。全国的一些地方,如:苏州,洛阳,和港,台等地,还分别成立范仲淹研究学会。其研究领域,涉及历史,政治,军事经济,文学和学术思想等方面。范仲淹不仅是一位很有思想的政治家、教育家,而且是一位富有才华的文学家。他的诗文或写湖光山色,优美而有情致;或叙事抒情,寄寓远大抱负。范仲淹是北宋中期诗文革新的倡导者之一,主张诗文创造要“文以载道”,与社会现实密切联系。他十分推崇古越范蠡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,但并无退隐之意,诗文中充满了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。在词的创作上,他将边塞风景引入词的领域,描写北疆的风光和将士的《范文正公集》传世,其中多有寄寓深远、脍炙人口的佳作传世。为此我将从另一个方面对范仲淹在延安做进一步的研究。

 

关键词:范仲淹  延安  边塞词

 

范仲淹,字希文,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,卒于仁宗皇佑四年1052,是宋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。康定元年(1040),边事紧急,召为龙图阁直学士,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,防御西夏。由于号令严明,训练有方,又能团结当地羌人,戍边数年,名重一时,羌人尊呼为“龙图老子”,西夏称为“小范老子”,赞其胸中有数万甲兵。庆历三年(1043),吕夷简罢相,范仲淹参知政事。曾提出十条措施以革新朝政,重在整顿吏治,限制公卿大臣的子侄荫官,引起腐朽官僚势力的不满,攻击他引用朋党,迫使离朝,“历庆新政”到此结束。后于赴颍州的途中病死。

一、范仲淹到延安

    延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,有“塞上咽喉”,“军事重镇”之称,被誉为“三秦锁钥,五路襟喉”。在宋任宗统治时期,国内形势还算稳定,然而北方的辽国和西北方的西夏却日益强盛起来,形成对北宋朝廷的威胁。宋与西夏之战后,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,兼职延州,担任起防御西夏的重任。

    宋任宗宝元元年1038年冬天,宋朝西北边境局势突然紧张起来原本臣属大宋居住在甘州和凉州(今甘肃张掖,武威一带)的党项族首领元昊自称皇帝,建国号大夏,并且把国内15岁以上的男子都征发为兵,沿宋朝的边境部署了十万人马。面对西夏的突然挑衅,宋朝措手不及,朝廷内有的主张,有的祝守,吵成一团,宋任宗也举棋不定,莫衷一是。边境上就更狼狈了,由于三十年没有战争,宋朝边防不修,士卒未经战阵平常又缺乏训练。步兵携带武器和口粮,走几十里地就气喘吁吁,骑兵中有的不会披甲上马,射出的箭在马前一,二十步就落了地。带兵的将帅也多是皇帝的亲戚故旧,根本不懂军事,再加上将领更换频频,军纪松弛,宋军以如此弱的战斗力如何对付咄咄逼人的西夏军队?

1039年,西夏军队进犯宋之边境,次年正月,元昊大军进逼延州(今陕西延安)。延州一带地阔寨疏,兵力薄弱,又是夏军出入的必经之地,元昊早就想拔掉这颗钉子。当时延州附近的知州范雍是一个志短才疏的胆小鬼。他一听说西夏军进犯,吓得紧闭城门不敢出战,忙遣人去调援军。不料元昊早已在延州附近的三川口(安塞)设下埋伏,援军刚到就陷入重围,死伤甚众,紧接着一面包围延州,一面将延州以北的36个寨堡全部荡平,最后延州指日可破,范雍束手无策,只会躲在城中祷告神佛保佑,幸亏这时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,元昊怕被风雪困住,匆忙撤兵而去,延州孤堡才未陷落。

在这样严重的局势面前,宋仁宗想到了范仲淹。将他召回入朝,恢复了天章阁待制之职,让他出任陕西路永兴军的知军州事(今陕西西安一带),后来,宋仁宗任命夏竦为陕西经略安抚使招讨使,全面统筹边守,任命范仲淹和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。分别负责延路(西北军事区划之一,治所在延安)和泾原路(西北军事区划之一,治所在今甘肃平凉)。这时的范仲淹遗精52岁了,仕途上的艰辛蹉跎使他早已霜染鬓发,但是中心报国的热忱却不减当年。范仲淹风尘仆仆来到处境最邪恶的延州时,呈现在眼前的战争给宋朝和边民带来的沉重灾难,到处是断壁残堰,茅庐草舍被焚烧成了废墟,百姓死的死,逃的逃,少数留下的也是无衣无食,无家可归,有家男回,范仲淹的心情十分沉重,当即写下一首《渔家傲》。

二、范仲淹在延安的军事措施

康定元年(1040)五月,夏竦任陕西经略,安抚,招讨使,范仲淹和韩琦为陕西经略安抚,招讨副使。延州(今陕西延安)北面三十六处堡寨全被西夏荡平,形势相当危机。八月范仲淹自请兼知延州。他首先淘汰老弱,将18000名士兵分为6将,每江3000人,指定专人负责训练,军队战斗力大为提高,又修复城寨,招还流民恳荒,募商贾贸易,将延州建成了战略充实的军事要塞。同时,他上书朝廷提出以防御为主的战略方针,认为宋军“武备废而不修;庙堂无谋臣,边鄙无勇将,将愚不识干戈,兵骄不识战阵,器械腐朽,城郭非颓”。西夏军队人数量少,但战斗力较强,尤其是骑兵。范仲淹反对轻率冒进,主张坚壁清野,进行持久的防御战,但未被朝廷采纳。康定二年(1041)二月,好水川(今宁夏隆德东)之战,次年闰九月的定川寨(今固原西北)之战,宋军都战败各有数千将士战死。两次战争的惨败,证明进攻方针难以收效,迫使宋仁宗放弃了进攻方针,改而采用范仲淹的守策。战略确定以后,还必须有相应的措施保证它的实行。于是范仲淹推行修固边城,精炼士卒,招抚属等相应的措施。

(一)       修固边城

修固边城就是在宋夏交界的前沿阵地修筑寨堡,建立军事据点。范仲淹的部下种世衡建议,在延州东北二百里古宽州的故垒上筑城。这里地处要冲,右可屏障延州,左可得到山西的粮食,北可以进退银,夏二州,范仲淹采纳了这个意见,派种世衡率兵前去修筑,夏兵来争,种世衡就一边作战一边抢修。城内缺乏水源,他出重金奖励凿井,终于从地下150尺处冒出了清泉,于是取名为清涧城。种世衡又大兴营山,一年收获粮食近万石,补充了军粮;又募商贾通贸易,经济上逐渐充实起来。同时,鼓励军队练武习射,把银钱当靶心,谁射中就赏谁,自此人人能射,终于使清涧城成为延州北面一个坚固的军事要塞。在范仲淹及其后任的努力下,不仅修筑了新的军事据点,而且还先后修复了永平,承平等旧寨12处;召回附近逃亡的藩汉人户,开辟营山数千顷,恢复了农业生产。考虑到当地老百姓远路输纳赋果。过于劳苦,范仲淹还奏请将城县升建为军一级的行政单位,让河中府,同州,华州的中下等户,就近送缴课税。在春夏季节,则调延兵马来城这里,就近购食军粮,可以节省3/10的买粮开支,还不算别的节省。经济的恢复和军事的力量的加强,使延州及周围附近的寨堡十分巩固。夏军私相告诫说:“别想打延州的注意了,现在的小范老子(指范仲淹)胸中有数万甲兵,不像大范老子(指范雍)好欺负。”

    范仲淹的主张又推行到陕西沿边各地,没过几年,宋在延州与庆州间修筑了大顺城,在环州和镇戎军间修筑了细腰城和葫芦泉诸寨,打通了各州之间的道路,摆脱了孤立无援的境地,一方有警,个方应援,宋军防守能力大大地加强了。

   (二)精练士卒

    精练士卒就是采取各种办法提高军队的战斗力。宋朝皇帝的诏旨中曾规定了各级将领统率军队的数目,若遇敌侵犯,地位低的军官就带军队先行出阵抵御。范仲淹说:“战将不选择适当的人,只以官阶高低作为出阵先后的标准,这是自取失败的办法.”于是他认真检查了延州的军队,淘汰了一批怯懦无能的将校,选拔了一批经过战火考验的有才干的人代替他们,他又淘汰老弱,选择18000名合格士兵,把他们分成6部,让每个将领统率3千人,分别予以训练,改变了过去士兵将不相识的状况,临战时根据敌军多寡,调遣他们轮流出阵抗敌。范仲淹又积极招募士兵,因为原来守边的大都是从内地调来的已经腐化的禁军,这批人不耐劳苦,又因久戍思乡,斗志不高,而从本地人民中招募士兵,熟悉山川道路,强悍敢战,又因保卫家乡,斗志较高。精练士卒,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。此外,范仲淹能以身作则,将士没喝上水他从不说渴,将士没吃上饭他从不说饿,朝廷赏赐给他的金帛都分发该将士。范仲淹赏罚分明,奖励勇猛杀敌的士兵,提拔重用立功的将领,对克扣军饷的贪污分子则当众斩首,毫不留情。这样,在范仲淹的率领下,西北军中涌现了许多像狄青,种世衡那样有勇有谋的将领,又训练出一批强悍敢战的士兵,直到北宋末,这支军队仍是宋朝的一支劲旅。

  (三) 招抚蕃属

    招抚蕃属就是大力争取宋夏交界的少数民族,在延边横山一带散居着不少民族部落,由于力量单薄,他们在宋,夏间持观望态度,有的曾投靠西夏,为元昊作过向导。范仲淹一方面筑堡立寨,切断他们与西夏的联系,并且用兵保护他们的安全;另一方面竭力招抚他们,族酋长来见,范仲淹屏退卫兵,亲自接入内室,推心置腹相谈族人亲热地唤他”龙图老子”(当时范仲淹的职衔是龙图阁直学士)。对受战争损害的族人民则拔给空地,发放粮食,农具等帮助他们恢复生产。这一政策更受到族人民的拥护。这样族部落纷纷归附宋朝,担任宋军的向导,并出兵助战,有力地支持了宋军。

通过实施以上措施,扭转了宋朝被动挨打的局面,使已经破坏的边防重新又巩固起来。边境上流传着一首歌谣说:“军中有一韩(韩琦),西贼闻之心胆寒,军中有一范(范仲淹),西贼闻之惊破胆。”而西夏境内由于长期用兵,物资奇缺,物价飞涨,百姓怨声载道,无力战争。这样双方从庆历二年(1043)开始议和,到庆历四年正式达成和议。宋夏重新恢复了和平,西北局势得以转危为安。

 

三、范仲淹的边塞词

范仲淹不仅是一位很有思想的政治家,教育家,而且是一位富有才华的的文学家。他的诗文或写湖光山色,优美而有情致;或叙事抒情,寄寓远大抱负。范仲淹是北宋中期诗文革新的倡导者之一,主张诗文创作要“文以载道”,与社会现实密切地联系。他十分推崇古越范 虫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,但并无退隐之意,诗文中充满了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。在词的创作上,他将边塞风景引入词的领域,描写北疆的风光和将士的范仲淹有<<范文正公集>>传世,其中多有寄寓深远,脍炙人口的佳作传世。

渔家傲

塞下秋来风景异,衡阳雁去无留意。

四面边声连角起,千嶂里,长烟落日孤城闭。

浊酒一杯家万里,燕然未勒归无计。

羌管悠悠霜满地,人不寐,将军白发征夫泪。

这首词是他在陕西前线所作。西北边塞的秋天来了,寒风萧瑟,满目凄凉,与江南一带相比大为不同。飞向衡阳的大雁奋力展翅,头也不回,急急南飞,对这儿意无一丝留恋之意。军营里响起阵阵号角,擂起面面战鼓,其声音与四周的风号,马鸣等边地的悲凉之声交织在一起,令人一阵阵凄楚,寒凉。在层峦叠嶂的群山怀抱里,太阳西沉,暮霭苍苍,烟色茫茫,一座孤城的城门紧紧关闭。饮下这杯粗粮的浊酒,不禁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,然而入侵之敌尚未消灭,大功尚未告成,因此回家的念头自然就此打消掉了。笛子声悠悠扬扬的响起来,大地上结起层层白雾。此时此刻,驻守在边关重镇,满怀乡愁的壮士个个难以入睡:将军们整日操劳,白发染白了两鬓,久经在外的士兵们艰苦异常,止不住悄悄流眼泪。

宋仁宗期间,西夏是从西北方面侵扰中原的强大敌人。康定元年(1040),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职延州,在边城的防御上起了很大的作用。当地有句民谣,盛赞他的威力,“军中有一范,西贼闻之惊破胆。”本词即作于此时。上篇着重写景。作者首先点明地点,时间和边地延州与内地的不同的风光。其次是采取动静结合的手法,具体地描述风光的不同之处。千嶂,孤城,长烟,落日,这是静。边声号角则是半以声响的动。动静结合,展现出一幅充满厮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,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。“孤城闭”三字则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。下片抒情。作者为前线的三军统率,防守边塞,天长日久,与将士们一样,难免起乡关之思,因此想要借一杯浊酒消解乡愁。但战争没有取得胜利,还乡之计就无从谈起,更浓更重的乡愁凝聚在心头,无计可除,以至于戍边将士难以入眠,矿日持久的 守边白了将军的头,使征夫洒下许多思乡的热泪,这是怎样的一种悲愤,低沉的心情啊!

把西北边陲的羌管加上鼓声带进词坛,使词进一步向社会化靠拢,旁支独秀于艳词之外,本篇为 发端者之一。全词气魄阔大,语气沉郁雄浑,风格苍凉悲壮,爱国主义的英雄气概充满了字里行间,开苏,辛豪放词之先河。同时它也是北宋词风转变开端的一个标志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苏幕遮

碧云天,黄叶地,秋色连波,波上寒烟翠。

山映斜阳天接水,芳草无情,更在斜阳处。

黯乡魂,追旅思,夜夜除非, 好梦留人睡。

明月楼高休独倚,酒入愁肠,化作相思泪。

    湛蓝湛蓝的云彩摇拽在高远的天空上,金黄金黄的树叶铺满广阔的大地。蒙蒙秋色与涟涟水波紧紧相连,宽广的水面上弥漫着清凉凄迷的烟霭,由于七彩阳光的照射,透出迷离蒙胧的青绿色。斜阳映照着连绵起伏的群山,天空仿佛如秋水连接一起,融为一体。芳香的野草无情地撩起人的万种愁绪-----尽管它已经伸向遥远的天边,但依然笼罩在斜阳照射的光环里边。面对此情此景,心神因思念家乡而黯然神伤,羁旅的无尽愁思也无法排遣得开。除非,每天夜里都做个归乡的好梦酣然而睡,否则便再也没有什么其他聊可慰藉的了。明月辉映着高楼,在这中心绪下切莫一个人倚栏远眺。即就是借酒消愁,也不会起什么作用;相反,酒从肠中过,愁绪涌心头,只会引得两行眼泪流。

    本篇写的是旅次乡愁和离情别恨。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触景生情,情景相生。上片写景,景中含情。作者采用层层推展手法,把一个个镜头集中,组接成一幅完整的深秋羁旅图。下篇言情,情中有景,作者采取步步映衬手法用一连串的美好事物来衬托乡思离情。上篇的碧云,黄叶,翠烟,芳草,斜阳,是运用色泽来渲染夕阳余晖下的奇异秋景,借以加深印象。下篇的乡魂,旅思,愁肠,相思泪,用来衬托出触景生情,夜不能不寐的客子离恨。词只描绘的动人秋景非但不能增添人们一丝一毫的快乐之情,相反,倒更反衬客愁的无比深长。这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。

有人认为这首词主要是“丽语”,“柔情”,有人则提出其中有所寄托。张惠言觉得写的是“去国之情”,黄蓼园更发掘出以芳草喻小人的说法,这未免牵强了一些。实际上,这首词尽管写的是愁情别恨,格调也近乎缠绵细密,但观其气象,却在绵延至宋初的花间词风之外,有外柔而内刚的突出特点。元代王实甫《西厢记》杂剧“长亭送别”一折中的“碧云天,黄花地”两句,就是这首词开篇两句的化用。很明显,王实甫剧中《端正好》这一套数的意境与这首词密不可分。

四、范仲淹在北宋词坛的意义

首先,打破了词限于写男女私情的界限,以创作的实绩开拓了词的境域。

北宋初期的词依然走花间集的老路。词从晚唐五代发展到南唐后主李煜时期,确实有了明显的变化,可谓泾渭分明了,王国维说:“词至李后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,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。”综观北宋初期的词坛,在题材上和手法上,都明显地留着花间派的印迹,但范仲淹的两首边塞词的出现,确实使耳目一新。

我们知道,唐代的边塞诗取得了卓越的成就,但边塞词在宋初,却如凤毛麟角。当然,这种情况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促成的。其中一个原因是和当时的政治风尚有关。宋代社会的一个特点是重文轻武,尤其对边塞。凡边塞的可谓重臣,多为宦途失意的外放者;而且当权者们终日征歌追舞,在急铉繁管中消磨他们的岁月,哪里顾得上边防将士的疾苦。正如《文心雕龙时序》篇所说:“故知歌谣纹理,与世推移,风动于上,而波震于下者也。”在这种情况下的边塞词,怎能不使人耳目一新?

范仲淹边塞词的出现,可以说是对“词为艳科”,“诗庄词媚”,词限于男女私情等传统观念的一个有力的冲击。这使同时和后继的词人开阔了视野,这使敏感而肯于思索的词人们意识到:在刻红描翠,批风抹月外,还有一个充满着另一番人生情趣的世界。这个从唐人开拓的坦途,入宋以后就几乎无任问津,范仲淹无疑地起导夫先路的作用。

其次,范仲淹的边塞词反映了宋代社会生活被人忽略了的另一个侧面,使人们借此对宋代社会生活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。

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。人们常通过文艺作品来认识和了解其反映的社会现实。北宋初期的词大都表现承平时期的享乐生活。如:“一曲新词酒一杯”(晏殊),“舞低杨柳楼心月,歌尽桃花扇底风。”(晏几道)“卷客红尘,长记楼中粉泪人。”这些词中使人看出当时生活情况的一个主要方面,又是多数词人不曾或不能表现的。也许因为这个,人们才更加珍视它。

再次,这些稳婉中寓豪蠡之气的边塞词,摆脱了宋初词坛的温馨缠绵的词风的束缚,显示出宋词的新的词风,给人们以不够得的美的享受。

就欣赏角度来说,就是一时代而言。有其一致性,也有其差异性。社会上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,不同教养的人们,各有其不同的审美要求。因此单一的词风,不论如何也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欣赏者的要求;而就同一层次的欣赏者来看,某一单一的词风历时久而无明显变化的话,也会觉得单调而乏味的。清代的赵翼说过:“李杜诗篇众口传,至今已不新鲜,江山代有人才出,各饮风骚数百年。”仅就审美心理来说,这是很有见解的。范仲淹的边塞词,就能以独具的风格,真挚的感情,给人以新鲜的美的享受。

艺术的生命在于真实。范仲淹的边塞词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激赏,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吐露真实的思想感情。范仲淹诚然是一位名震遐迩的守边名将。他为抵御西夏的骚扰做出了突出的贡献。当时民歌中把他描绘成“西贼闻之惊破胆”的英雄。然而他毕竟又是一个普通人,他具有一般人的 喜怒哀乐,边塞词的可贵之处正在于此,除了抒发他的“燕然未勒”的遗憾之外,也写了他的浓重的思乡之情。使人看到了一个赤胆忠心守卫边防的名将的生活的另一个侧面。“无情未必真豪杰,怜子如何不丈夫”。

 

 

参考文献:

[1]。 袁行霈。中国文学史[M]。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。1999。

[2]。方健。范仲淹评传[M]。南京:南京大学出版社。2001。

[3]刘开扬,濮禾章。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[M]。济南:山东教育出版社。1985。

[4]刘涵,刘经华。范仲淹新传[M]。郑州:中州古籍出版社。1991。

[5]沈健洪。范仲淹传[M]。哈尔滨:黑龙江人民出版社。1997。安塞县砖窑湾镇初级中学   田红堂

 

来源:互联网

< 返回 >
 
版权所有:苏州市景范中学 联系地址:苏州市人民路范庄前32号 苏ICP备10204645号-15
总访问量: 23624574 今日访问: 366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