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记微党课
字幕(配音男声):在苏州古城市中心的小巷里,深藏着一所园林特色的学校——苏州市景范中学。这里是一千多年前先贤范仲淹创办义庄义学的地方,是中国基础教育、义务教育的发祥地。
徐书记:先忧后乐思想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为民民族精神,景范人见贤思齐,确立“先忧后乐”校训,培育师生树立“天下为己任”的政治抱负。
镜头:1、校园景观,2、范仲淹雕像、匾额,3、校训墙、党员教师诵读,学生在校园里、教室里、一楼碑廊里学习的场景
徐书记:范仲淹一生洁身自好,清白为官,少年贫贱时,断齑画粥,勤学苦读,艰苦朴素;高官厚禄时,严于律己,以俭治家,把全部积蓄办学校,置义田,帮助部属亲友,抚恤孤寡贫困。先贤清廉风范,山高水长。
镜头:徐书记二楼碑廊上课,学生5-8人穿校服。
字幕(配音男声):学校现存宋碑3块、元碑2块、明清碑刻若干,以及清代时重修的范公祠和文正学院部分建筑,学校被授予首批“中小学百年老校保护与研究示范学校”,“范义庄”成为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镜头:1、石碑,2、古建筑、遗迹,3、奖状、基碑
任书记:我们学校所在地是范氏义庄,范义庄曾存在900多年,义田最多时达5000多亩,在周济族人、稳定社会中起了很大作用。此碑是几年前修建校门时挖掘出来的,据专家鉴定是宋碑,上面的碑文记载了义田的范围。殿外的元碑上刻录的是元朝皇帝颁发旨意,免去义庄的税务,体现出对于义庄以及义庄所代表的汉家儒学文化的重视。纵观范义庄的发展史,历代政府对其管理的政府文告、公文以及管理措施皆有史可寻,“善举为公公护之”。
这块是清碑,碑文回顾了义庄的创建历史,后世子孙不断增添义田以及重修文正书院,兴复义庄的史实,碑文列举了历史上对家族做过慈善之举的人物,范氏后继有人,代代相传。
镜头:石碑、教师、学生学习碑刻听讲解的场景,文字呈现碑上原文及译义。
范仲淹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集立功、立德、立言于一身的三立完人,是文能提笔治国邦,武能马上安天下的全才,是历代读书人的精神领袖,是为官当政者的楷模和榜样。
他品德高洁,既有心忧天下、为国为民的情怀和信仰,又教子有方、道德传家。范仲淹亲定《六十一字族规》和《义庄规矩》,他的后代依其训导整理形成《告诸子书》和《范仲淹家训百字铭》,教育范氏子弟,充分表达了范仲淹对范氏后人立身处世、持家治业、修身养性的殷殷嘱托和深远厚望。范仲淹之后,范家名人辈出,从宋朝到清末兴旺800余年。优秀的道德情操对于一个人、一个家族、对于整个社会都是无比重要的财富。
景范中学深挖范仲淹“立家规、正家风”的教育资源,编写《范仲淹家庭教育思想读本》,希望同学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学习范公言传身教、千载不坠的家风,廉洁修身,廉洁齐家。
镜头:任书记给老师(党课视频)、家长上课(照片),亲友的书信(隶书),《六十一字族规》、《义庄规矩》、《告诸子书》、《范仲淹家训百字铭》,《范仲淹家庭教育思想读本》教师、学生学习场景。
字幕(配音男声):新时代,新征程,景范人弘扬和践行范仲淹的忧乐思想,立足省级廉洁文化示范点之根基,加强宣传和活动开展,发挥廉政讲堂育人功能,培育和弘扬廉洁价值理念,学习范仲淹清廉自律,严谨治家的品行,以厚德立家,以勤俭持家,以书香传家,以廉洁兴家,胸怀天下,担当作为,为实现中国梦培养更多建设者、接班人。
镜头:学生社团、廉洁文化示范点铜牌,来宾、师生学习场景,挥国旗。
字幕:崇廉尚廉,学廉守廉,廉洁从教,不忘初心;
爱国为民,先忧后乐,胸怀天下,牢记使命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