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:孩子今年小升初,经历了在线学习的考验,马上就要进入初一了。“凡事预则立”,面临新的人际关系和学习要求,我希望孩子有“新的开始”,我可以怎样助孩子一臂之力呢?
A:当孩子进入初中一年级,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新的学习阶段——学业功课门类增加、难度加大,需要孩子做好体力、脑力储备,同时需要找到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。新环境的学习要求、行规要求和人际关系都会给孩子带来一定压力,孩子在适应的过程中,难免会出现一些紧张,也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。而初一的孩子正处在青春萌芽期,他们开始不太愿意让大人过度干预,但在遇到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具体困难时,还是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,所谓“轻扶上马”。
开学前,建议家长和孩子聊聊对新学校的看法,对自我的新期待,庆祝孩子成为初中生。耐心倾听孩子的“吐槽”,鼓励孩子看到新环境的积极面,积极接纳新老师、找到新伙伴,主动适应新环境。对初中阶段与小学不一样的要求,家长要以积极心态进行配合,将之传递给孩子。在新习惯形成的过程中,家长需要陪伴扶持孩子,直至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养成。
Q:暑假比较放松,孩子玩手机的时间也比较多。我们做家长的不是不想管,而是发现孩子变得越来越“说不起”,和我们的共同话题也越来越少。很担心开学后随着学习压力加大,亲子冲突也会增多。对于青春期的孩子,家长在教育的时候要做什么调整?
A:初中生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烈,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,会对家长、老师的干涉进行反抗抵制,他们开始张扬个性,主张与众不同、特立独行。同时,情绪波动增大,与父母的主动沟通开始减少,对同伴群体的信任依赖逐渐增加。这是青春期的孩子典型的心理变化。
在亲子关系方面,孩子易与父母在在学习和休闲时间的安排管理上发生冲突,所以家长可以在开学前和孩子商量好时间管理的方案,尤其在电子产品的使用上,通过协商形成契约并进行监督管理,逐步引导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。家长要尊重和信任孩子,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。注意以身教代替说教,要关注高质量的陪伴和共同的活动,可以以项目学习、共同体育锻炼等方式,与孩子互动和交流。
随着学业压力的逐渐增加,青春期的孩子会寻找自己的压力应对方式,有些孩子的游戏以及同伴交往的需求会增多,家长要注意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,给予适度的理解、尊重和引导,切勿简单粗暴地加以斥责。
Q:开学后就要初三了,感觉孩子渐渐懂事了,对未来开始有一定规划思考。但是面对中考的升学压力,孩子有时表现得信心满满,有时也会因为目标遥远而焦虑,但是行为上却没有我期待中那么自觉。如何帮助孩子调整心态、顺利适应初三的学习节奏?
A:进入到中高年级,孩子独立性获得较大发展,对人对事对社会都开始有自己的理解,喜欢和家长、老师平等讨论问题,各方面能力增强,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。面对中考,他们对未来开始有一定规划思考,逐渐趋于理性、成熟,但也存在脱离实际、眼高手低等情况。在压力状态下,有些孩子会选择逃避策略,通过转移注意力、回避学习来缓解内心的焦虑。
为帮助孩子在初三轻装上阵,不让过度焦虑影响学习和生活,家长首先要调整心态,给孩子足够的关注、积极的期待但也保持一定的放松感。在开学前,家长可与孩子讨论制定应考方案,商议中考的大目标,以及每学期、每月乃至每周的小目标。在应考过程中,家长给予需要关注中考资讯、做好后勤保障、给予心理支持,帮助孩子面对中考的挑战。如果发现孩子或者自己压力过度,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