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元月十二日,苏州景范中学(原八初中)64届毕业的四十多位学子阔别母校52载,虽然年届七旬,但意气风发、兴高采烈回到母校举行座谈会,并认真聆听了顾苏云校长充满激情又蕴涵了深厚文化底蕴的演讲。
他们都是1961年进的景范中学(当时为八初中),正好是刚刚度过了三年困难时期,经济正在逐步恢复,各方面的困难是不言而喻的。但三年的学习生活充实而又充满趣味的,应该讲当时同学们都是快乐的。这很重要的就是当时学校的校长是出身于名门望族、教育世家的张寰和校长及一大批文化素养极高的老师,如曾和周杨共过事的语文老师杨润华等一大批极为优秀的教师。
60年甲子,弹指一挥间。虽然学子中大富大贵之人并不多,但闯荡一世,平平凡凡都是苏州城市中奉公守法的好市民。他们欣闻母校在顾苏云校长和广大教师,把一所承载着悠久历史文化气息的学校,以范仲淹“先忧后乐”的精神校训,不断发展和丰富着学校的办学特色,办成了苏州市最有特色的领军学校。
因此,顾苏云校长的演讲是从千年校史开始讲起,内容丰富,生动有趣,一直延续到今天的辉煌和成熟。但令人最感兴趣的是母校接纳的是普通老百姓的子女,都被学校培养成了出类拔萃的优秀学子。60年前,我们不也都是工农家庭的子女,不也是在母校的栽培下成为了社会的有用之材。一直到现在,还有老校友在高校和科研单位,在奉献着自己的知识和才华。因此,母校的座谈会变成了交流会,大家一致认为,母校的校友客观上就是母校的名片,这是有历史、有文化的名片。我们应该共同以母校丰厚的文化积淀,富有景范文化的气质,充满创新精神的教育理想,共同把景范中学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境界。
老校友们相信,在顾苏云校长的带领下,在广大老师的共同努力下,这是能实现的“景范中学之梦”。因此,如何邀请更多关心母校发展的校友们回校,共谋母校的拓进和延续,变成可持续发展的常态。对此,参加座谈会的校友们和顾苏云校长也达成了共识。
六四届校友周思钰苏州科技学院叶可明院士工作站秘书长
2016年1月14日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