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20日,景范中学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,他是我校杰出青年校友陆胤的父亲。陆胤现任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助理研究员,虽然他身在北京,但是一直非常想念景范、想念景范的老师。陆胤父亲的到来,一是转达陆胤对于母校景范的感谢和祝福,同时也带来了陆胤给母校的一份特殊的礼物——陆胤的学术专著《政教存续与文教转型——近代学术史上的张之洞学人圈》。
陆胤,1998年毕业于景范中学,2001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,先后在该系获学士、博士学位,专业为中国古代文学。2008-2009年间,在日本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访学。现任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助理研究员,主要从事近代中国文学及学术思想史研究,曾在《中华文史论丛》、《国学研究》、《文学遗产》、《清史研究》、《史林》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二十篇。多次受邀赴台湾、香港等地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论文。
据徐达娴副校长介绍,陆胤读书期间非常刻苦,虽然当时生活比较困难,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。毕业后,陆胤一直非常感谢母校老师的培养,2005年,陆胤给母校的学弟学妹写来一封信,回顾自己成长历程的同时也勉励景范学子。十年过去了,陆胤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,但是他一直没有忘记景范,没有忘记自己是景范人。徐校长说,陆胤说过的一句话让她印象非常深刻:在苏州,不丢景范的脸;在北京,不丢苏州的脸;在国外,不丢中国的脸。
一千年的义学文脉是一种基因、一个符号,更是一种信仰,景范的历史渊源是其它学校无法替代和效仿的,也正因如此,景范人多了一分骄傲和自信。一代代景范学子从这条看似不起眼的叫做“范庄前”的小巷子里走出去,他们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,也有许多的学者、教授,虽然从事的职业不同,但是景范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、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!
|